春和景明,万物生辉。4月28日,我院2024级碳中和技术创新班学生在班主任母仕佳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锦城湖公园开展春日主题班会。碧波荡漾的湖畔草坪上,师生围坐畅谈。母仕佳老师针对学生关切的学业规划、科研竞赛、职业发展等维度展开系统指导,结合碳中和领域前沿动态,为学子梳理发展路径。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就“绿色技术应用”、“学科交叉创新”等议题展开头脑风暴,智慧火花与湖面粼粼波光相映成趣。活动创新采用"自然课......
2025年5月10日上午,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魏子栋教授应邀来访我院,在综合楼201教室,作《燃料电池中催化剂的微环境调控》主题学术报告。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材料学院等院系师生代表近百人参会。活动由陈云贵教授主持并致欢迎辞。魏子栋教授在报告中系统阐释了催化剂稳定性强化策略,重点探讨了通过精准调控活性位点的本征电子结构及其局域微环境,以抑制或消除严苛工况下的催化剂结构失效和性能衰减,为高稳定、低成本的......
4月29日,学校组织召开“四川大学2025年实验室安全环保与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表彰暨工作推进会”。会上,我院荣获“2023-2024年度实验室安全管理与环境保护先进单位”称号,全自动微孔物理吸附分析仪机组获评“2024年度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优秀机组”。我院通过完善三级安全管理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和科技赋能管理,构建了严密的实验室安全环保体系。同时,通过信息化管理、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和绩效考核激励,显著提升了大型仪......
3月27日,由中国中铁主办、中铁二院承办的“中国中铁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技术研讨会”在成都隆重举行。作为我院代表,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教授委员会主席陈云贵教授应邀出席本次盛会,并在“智汇讲堂”环节作专题学术报告。本次大会以“绿智融合·创见未来”为主题,汇聚了11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来自国家部委、高校和企业的百余位行业专家。作为我院在新能源领域的学术带头人,陈云贵教授以《固态储......
我院新能源材料与电池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Carbon和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发表磷酸锰铁锂研究最新成果,论文题目分别为A 3D continuous mesoporous carbon framework enhances electronic/ionic kinetics of LiMn0.6Fe0.4PO4 cathode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ies和Enhanced cycling stability and suppressed voltage decay of LiMn0.8Fe0.2PO4/C by Zn-gradient doping。论文的第一作者分别为我院2......
2025年1月17日,成都七中万达学校2026级30名高二学生利用寒假期间来到我院参观学习。低碳院兰铖老师作为本次接待活动的主持人,热情地向同学们介绍了低碳院的总体情况,详细介绍了低碳院近五年来在新能源与低碳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展示了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创新成果。 介绍我院科研成果随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氢能、高性能计算机、电催化、二氧化碳捕集矿化利用、零碳能源与负碳技术以及多能互补等基础实验室、......
2025年3月18日,俄罗斯西布尔(SIBUR)与四川大学在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成功举办了低碳合作交流会议。此次会议旨在促进双方在低碳技术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共同探讨未来的合作方向。西布尔方面由低碳与可持续发展高级项目经理Vadim SHARIFULLIN、高级技术经理Oleg PAVLOV、高级技术经理Lev MATIUSHIN以及西布尔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业务发展与工程经理张翱凌出席。四川大学方面则由高分子研究所教授冯玉军、......
我院陈云贵教授团队王尧副研究员在国际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题为《Exploiting Lattice Carbon-Induced Modulation Effect in Nickel towards Efficient Alkaline Hydrogen Oxidation》的研究论文。 近年来,碱性膜燃料电池在不依赖贵金属催化剂的情形下备受关注。然而,在阳极氢氧化反应,目前广泛研究的镍基非贵金属催化剂活性仍然与贵金属相差较大,其普遍认为的原因为镍的HBE过高。研......
2024年12月30日,我院谢和平院士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解耦电化学CO2捕集(Continuous Decoupled Redox Electrochemical CO2 Capture)”的研究论文,这也是2024年度我院谢和平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第三次登上Nature子刊!CCUS是全球碳中和的核心技术,当前传统CO2捕集技术普遍面临着高能耗、高成本的技术瓶颈(约占CCUS总成本的60-85%),是发展CCUS最具挑战的技术难题。针对这一技术挑战,谢和平院士团队创新性......
2024年12月15日,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一年一度的碳中和技术创新班趣味运动会在校园内如期举行,低碳院老师和创新班学生参与了本次活动。首先,低碳院院长梁斌教授就本次运动会致辞,表达了对碳中和技术创新班学生的深切关怀,激励同学们利用好创新班这一优质平台,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国家“双碳”目标贡献智慧;并希望大家通过趣味运动会增强师生感情,提升同学间友谊,在学习科研的同时锻炼好身体。随后,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