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低碳之声 >
Philip Hopke教授受邀到我院进行学术活动交流

Philip Hopke教授受邀到我院进行学术活动交流

为了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拓宽师生学术视野。上周,著名学者Philip Hopke教授受邀到我院乔雪老师课题组进行为期一周的学术交流活动。活动期间,Hopke教授与课题组师生深入对话,并带来了关于PMF模型的专题培训,为学院营造了浓厚的学术研讨氛围。交流活动中,组内学生刘婷、李荣秋、于文卓、刘辉、邹槟蔚围绕大气污染、环境保护、能源建设等核心领域,与Hopke教授展开了深入的一对一交流。交流中,学生们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围......

我院在Angewandte Chemie上发表最新成果:COF原位填充隔膜实现高性能锂硫电池

我院在Angewandte Chemie上发表最新成果:COF原位填充隔膜实现高性能锂硫电池

 我院新能源材料与电池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题为《Multi-field Coupling Driven In-situ Interfacial Growth of COF-functionalized Membranes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的研究论文。通讯作者为我院孟岩副研究员(专职科研)、陈小娟副研究员(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和刘鹏程教授(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锂硫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2600 Wh kg⁻¹),已成为下一代高能储能体......

我院谢和平院士团队荣获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我院谢和平院士团队荣获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10月28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福建晋江闭幕。经过多轮激烈角逐,我院谢和平院士团队凭借“全球首个海上风电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制氢”项目,在创新赛中脱颖而出,荣获银奖,充分彰显了我院在学科交叉融合和碳中和前沿技术布局方面的卓越成效。    谢和平院士团队创新将物理力学与电化学相结合,开辟了相变迁移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全新路径,打造了全球首个海上风......

我院新能源材料与电池团队在EES上发表高电压钴酸锂最新研究成果

我院新能源材料与电池团队在EES上发表高电压钴酸锂最新研究成果

 我院新能源材料与电池团队在国际能源环境领域顶级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发表高电压钴酸锂相关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Ion Exchange-Induced LixMgyBOz Coating Synergized with Reinforced Bulk Doping Enables Fast-Charging Long-Cycling High-Voltage LiCoO2。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王婷,论文通讯作者为张永志副研究员和孟岩助理研究员,肖丹教授对论文进行了系统指导,我院为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单......

我院谢和平院士团队海水制氢再突破!:凝胶电解质赋能相变迁移海水直接制氢

我院谢和平院士团队海水制氢再突破!:凝胶电解质赋能相变迁移海水直接制氢

2025年6月3日,我院谢和平院士团队以四川大学与深圳大学为共同第一单位,在国际能源环境领域顶级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EES,影响因子34.6)发表研究成果 “A gel electrolyte - based direct seawater electrolysis” ,针对波动海浪环境下海水直接制氢的长期稳定性难题,创新提出基于凝胶电解质的相变迁移海水直接制氢原理与技术,为“向大海要绿氢”破局再添关键突破!再生能源耦合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是深......

我院发表Angewandte Chemie封面论文:“AI+大数据”揭示固态电解质的新性能机制

我院发表Angewandte Chemie封面论文:“AI+大数据”揭示固态电解质的新性能机制

我院陈云贵教授、严义刚研究员团队王倩博士与日本东北大学李昊教授合作,近期于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封面论文 (Outside Front Cover) “Unraveling the Complexity of Divalent Hydride Electrolytes in Solid‐State Batteries via a Data‐Driven Framework with Large Language Model”。本研究首次构建了一个由大语言模型(LLM)驱动的“数据挖掘+动力学模拟+材料预测”三位一体智能工作流,融......

陈云贵教授代表我院出席中国中铁技术研讨会并作专题报告——聚焦固态储氢技术发展与应用

陈云贵教授代表我院出席中国中铁技术研讨会并作专题报告——聚焦固态储氢技术发展与应用

3月27日,由中国中铁主办、中铁二院承办的“中国中铁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技术研讨会”在成都隆重举行。作为我院代表,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教授委员会主席陈云贵教授应邀出席本次盛会,并在“智汇讲堂”环节作专题学术报告。本次大会以“绿智融合·创见未来”为主题,汇聚了11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来自国家部委、高校和企业的百余位行业专家。作为我院在新能源领域的学术带头人,陈云贵教授以《固态储......

我院新能源材料与电池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磷酸锰铁锂研究最新系列成果

我院新能源材料与电池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磷酸锰铁锂研究最新系列成果

我院新能源材料与电池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Carbon和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发表磷酸锰铁锂研究最新成果,论文题目分别为A 3D continuous mesoporous carbon framework enhances electronic/ionic kinetics of LiMn0.6Fe0.4PO4 cathode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ies和Enhanced cycling stability and suppressed voltage decay of LiMn0.8Fe0.2PO4/C by Zn-gradient doping。论文的第一作者分别为我院2......

我院陈云贵教授团队在Angewandte Chemie上发表镍基高效氢氧化催化剂最新成果

我院陈云贵教授团队在Angewandte Chemie上发表镍基高效氢氧化催化剂最新成果

      我院陈云贵教授团队王尧副研究员在国际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题为《Exploiting Lattice Carbon-Induced Modulation Effect in Nickel towards Efficient Alkaline Hydrogen Oxidation》的研究论文。      近年来,碱性膜燃料电池在不依赖贵金属催化剂的情形下备受关注。然而,在阳极氢氧化反应,目前广泛研究的镍基非贵金属催化剂活性仍然与贵金属相差较大,其普遍认为的原因为镍的HBE过高。研......

谢和平院士CO2捕集全新原理技术成果登上Nature子刊

谢和平院士CO2捕集全新原理技术成果登上Nature子刊

2024年12月30日,我院谢和平院士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解耦电化学CO2捕集(Continuous Decoupled Redox Electrochemical CO2 Capture)”的研究论文,这也是2024年度我院谢和平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第三次登上Nature子刊!CCUS是全球碳中和的核心技术,当前传统CO2捕集技术普遍面临着高能耗、高成本的技术瓶颈(约占CCUS总成本的60-85%),是发展CCUS最具挑战的技术难题。针对这一技术挑战,谢和平院士团队创新性......

首页上页123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