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5日,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谢和平院士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Redox-mediated decoupled seawater direct splitting for H2 production”研究成果,是谢和平院士继海水直接电解制氢Nature正刊后,在该领域第二篇Nature子刊。不同于2022年11月谢和平院士团队Nature正刊上提出颠覆性的相变迁移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原理技术,该研究是谢和平院士团队围绕海水中的氯离子引发副反应和电极腐蚀现象,提出的一......
四川大学刘百仓教授团队近期于电动车废电池锂回收方面取得新进展,在知名期刊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发表题为“锰基和铝基吸附剂对废旧锂离子电池萃余液中锂的高效回收:预处理、吸附机理及性能比较”的文章。该文章的第一作者为博士生李希凡,通讯作者为刘百仓教授。「图文摘要」 「研究亮点」1、从废旧锂离子电池萃余液中回收锂。2、预处理可去除萃余液中84%的有机物并提升锂的回收率。3、锰基和铝基吸附......
2024年7月10-11日,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主办了大气污染与环境健康学术研讨会。在全球化的今天,大气污染已成为一个跨国界、跨区域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大气环境的观测与模拟作为揭示空气污染本质、评估其对人类健康影响的重要工具,对于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治策略至关重要。随着我国空气污染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已经进入了大气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的新阶段。同时,为了响应国际社会的号召......
2024年6月21日,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院谢和平院士团队与东方电气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In-situ direct seawater electrolysis using floating platform in ocean with uncontrollable wave motion”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基于谢和平院士团队2022年11月30日在Nature上发文开创的相变迁移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全新原理与技术,围绕在真实大海中实现海水直接制氢面临的海......
四川大学陈云贵教授团队近期在储能电池领域取得新进展,在Nano Energy上发表题为“通过晶格氮对镍催化剂进行相调控赋予高能量密度氢气电池”的文章。该文章的第一作者为我院2021级博士生何剑,通讯作者为王尧副教授。【文章信息】 【研究背景】可充电氢气电池被认为是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的一种很有前途的大规模储能和转换装置,其中涉及到氢氧化反应(HOR)。在碱性介质中设计高活性的非贵重催化剂以取代昂贵的铂基催化......
四川大学陈云贵教授团队首创V-Ti-Cr-Fe四元储氢合金新体系,成果通过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巨大应用前景,入选2023中国稀土十大科技新闻。该体系采用80钒铁等中间合金,降低材料成本,同时利用真空脱气及轻稀土净化等技术,有效提高储氢合金性能,使可逆储氢量从1.6 wt%提升至2.5 wt%,循环1000次后,容量衰减率<7%。该项成果对我国氢能产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四川大学刘百仓教授团队近期于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发表题为“颗粒活性炭(GAC)固定床吸附-超滤用于页岩气废水内部回用”的文章。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为碳中和创新班本科生梁嘉欣、本科生谢天荞,通讯作者为刘......
我院刘百仓教授团队近期于期刊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发表题为《氧化-生物法-膜耦合工艺处理页岩气工业废水》的文章。该文章的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唐鹏,通讯作者为刘百仓教授、杨志山副教授。 研究......
上海大学张登松研究员在“未来碳中和技术创新论坛”做专题报告 时间:2021-11-03 点击次数:4093次 受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邀请,2021年10月25日上午,上海大学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张登松研究员在四川大学研究......
由我院梁斌教授、岳海荣教授带领的团队围绕碳捕集、利用与矿化封存开展创新研究,于2021年上半年建成CO2矿化利用固废万吨级工业试验装置。团队与中国石化、攀钢集团和西昌市蓝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国家重点研发......